1. 朝中措

    宋代:朱敦儒

    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里黄薤。

    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2. 行香子

    宋代:刘学箕

    雪白肥_。墨黑修鲇。柳穿腮、小大相兼。金刀批脔,鲜活甘甜。或时熬,或时煮,或时腌。

    揎腕佳人,玉手纤纤。缕银丝、取意无厌。羹须澹煮,滋味重添。滴儿醯,呷儿酒,撮儿盐。

  3. 咏史(九年十一月作)

    唐代:白居易

    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入商洛,

    闲卧白云歌紫芝。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4. 首冬寄河东昭德里书事贻郑损仓曹

    唐代:卢纶

    清冬和暖天,老钝昼多眠。日爱闾巷静,每闻官吏贤。

    寒菹供家食,腐叶宿厨烟。且复执杯酒,无烦轻议边。

  5.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

    唐代:姚合

    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惊飙坠邻果,暴雨落江鱼。

    贵寺虽同秩,闲曹只管书。朝朝廊下食,相庇在肴菹。

  6. 虞美人影·咏香橙

    宋代:吴文英

    黄包先著风霜劲。独占一年佳景。点点吴盐雪凝。玉脍和齑冷。

    洋园谁识黄金径。一棹洞庭秋兴。香荐兰皋汤鼎。残酒西窗醒。

  7. 玉楼春

    宋代:辛弃疾

    故也。余谓世无是事而有是理,乐所谓无,犹之有也。戏作数语以明之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毕捣齑餐杵铁。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北车入鼠穴。

  8. 送程六

    唐代: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9. 饭僧

    唐代:王建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温泉调葛面,净手摘藤花。

    蒲鲊除青叶,芹齑带紫芽。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

  10. 烛影摇红(寿内子)

    宋代:陈著

    潇洒琴帘,月灯归后新谐好。青云香里共清风,消得金花诰。争奈天颠地倒。好光阴、都惊散了。更听人说,七七年时,多多烦恼。

    捱到如今,信知空挂闲怀抱。天于贫处最饶人,颦也翻成笑。牢闭柴门自好。对梅花、杯盘草草。满前儿女,耐后夫妻,齑盐偕老。

形容美味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其它人也有许多,如: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

唐宋诗人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等等。

关于美食的诗句

友朋设宴庆云楼,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

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詹县。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关于“鱼”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古至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江上渔者

宋朝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他们在干什么?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早点品尝鲈鱼的鲜美。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形容美食的诗句及成语或者词语,越多越好^_^

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词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句: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哀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伴食宰相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yī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酒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带“米”字的诗词有哪些?

  1.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浔溪棹歌》清 朝董恂

  2.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早雁》唐 杜牧

  3.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秋雨叹》唐 杜少陵

  4.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哨遍》宋 苏轼

  5. 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渔父》唐 陆放

  6. 水碓里舂来米,山庄上饯了鸡,事事休提。《水仙子》元 孙周卿

  7.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即事》唐 白居易

  8.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送王汶宰江阴》唐 张循之

  9.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送李员外贤郎》唐 王维

  10. 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衙郡守还》唐 岑参

  11.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唐 岑参

  12. 闻道云安麹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唐 杜少陵

  13. 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越溪村居》唐 戴叔伦

  14. 欢馀若问南行计,知念天涯负米还。《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并戏简前》唐 卢纶

  15. 江南不是米元晖,无人更得沧洲趣。《踏莎行》宋 刘辰翁

古代人吃什么

吃多少?

汉代的普通人一天吃两顿,吃下去的总量与现代人吃的差不多。但是呢地位越高可以吃的越多,汉武帝这样的就可以一天吃四顿,那看来汉武帝应该很胖才是。

普通人的食物都是粗粮加上盐、酱菜和菜羹,中国人那么爱做咸菜的传统估计就是从封建时期的底层阶级中流传下来的。

吃什么?

与秦朝人相比,汉代人算是十分幸福的了,直到今天我们都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黄瓜、大蒜、香菜、苜蓿、石榴、葡萄、胡桃等蔬菜水果。并且相传淮南王刘安炼丹时,以石膏点豆汁发明了豆腐,更是找到了消耗黄豆的好方法,大大丰富了汉代人的餐桌。

不过要想用一片小文说明白汉代人到底吃什么是很难的,因为他们的食材已经非常丰富了。

在主食方面与秦朝几乎完全相同,主食是饭、粟、麦,煮出来的饭是麦饭,黄色的。但是巧妙的是汉代的人已经会做面点,在秦朝时人们吃的都是蒸饼,软塌塌的,到了汉代从西域传来了胡饼,胡饼与如今新疆人吃的馕非常相似。我们如今喜欢从别的国家引进一些烹饪技艺,汉代人也不例外,觉着胡饼好吃就学来了,而这种西域风一直刮到了唐朝,胡饼也逐渐变化成的后来的烧饼、麻饼。

在荤食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汉代的人爱吃狗肉,甚至作为主要的肉食之一,而猪则是精贵的动物,价值可达狗的十倍。狗肉制作的菜肴也很丰富,秦汉简牍记载有:五香狗肉干、狗羹、炙狗肋、炙犬肝等。

参考资料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61888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