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晚年,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朝上坐着一位大皇帝,下面还站着一个二皇帝。上面坐着的那位大皇帝指的当然就是乾隆,二皇帝说的就是乾隆的宠臣和珅。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晚年都八十多岁了,还在为国事日夜操劳,每天坚持上朝理政。但为了牢牢掌握大权,他并未让皇子们过多参与朝政,而是更加依赖身边的几个大臣。终于有一天,乾隆的眼睛花了,看不清东西,上朝的时候,耳朵也听不太清大臣们的话了,自己说话也不利落了。

这该怎么办?他想到了一个一直喜欢的大臣和珅。他的办法就是利用和珅这位二皇帝控制朝政。

老迈的乾隆说话咬字不清,连他的亲儿子嘉庆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满朝文武也只有和珅一个人能听懂。于是,和珅每天就对着大臣们发号施令,有时就连皇子们也不例外,这其中就包括后来的皇帝嘉庆。这令嘉庆很是恼火,但也没有办法,谁让和珅最得自己父皇的心意,而自己现在仅仅是一个皇子,只有忍气吞声。

一段时间下来,和珅开始慢慢收敛不住自己的狂妄,以为只要乾隆还在,自己就能高枕无忧。这数十年下来,和珅从一个守门侍卫,坐上了一品大员的位置,并且儿子还娶了皇帝最宠的小女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时风光无限。

和珅受宠不是没有原因的。乾隆年龄虽很大了,可仍特别喜欢下江南,70多岁了还两下江南,但国库空虚,已拿不出太多的银子供他过度游玩。于是,在一次朝会上,乾隆问在场的大臣:现在国库还有钱没有?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只有和珅站出来说:有,并给皇上出了个主意:如果官员犯了罪,可以用钱财来抵消。这个举措,给国库筹集了大量银子,不过这样一来,使得官员越来越腐败,犯罪的越来越多。

可此时的乾隆已经糊涂了,只要能下江南就行,和珅也不管,只要哄得皇帝高兴,自己能升官就行。人终有生老病死,皇帝也不例外,所以和珅的好日子也有尽头。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那一年,乾隆83岁,和珅刚刚45岁,正是大展拳脚的年龄。有一天上朝时,乾隆要向大臣展示他的书法,就写下了1个大大的“”字。大臣们纷纷拍马屁,说皇上写的字好看,又想到乾隆喜欢佛法,说乾隆定可长生不老。可他们的想法,却与乾隆心里想的大相径庭:这群笨蛋总猜不透自己的心思,不知道又想到什么地方去了?

于是,他忍不住大笑起来,大臣们看到乾隆如此,也跟着哄堂大笑,凑个热闹。满朝的文武,只有和珅一人没有笑,并且面如死灰,因为他明白,皇帝的意思绝对不是佛学里的“禅”,而应该是禅让的“禅”。他知道,乾隆的这个禅字,绝不是读作蝉,而应该是禅让的禅字,意思是乾隆即将履行他继位之初立下的誓言,在位六十年即禅位.

乾隆当年继位时曾说过,自己绝不超过爷爷康熙的在位年限,也就是到了在位60年时要退位。此时,和珅想着:这离六十年就还剩两年,要是哪个皇子继位了,以原来对他们的态度,绝对轻饶不了自己,他是越想越惊心。

之后,和珅想尽了一切办法阻止乾隆禅位,但此等大事显然不是他能够掌控的。然而皇位的传承也不是他能左右的,所以和珅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