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颂最短的是

《诗经 周颂 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诗经中最短的是: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诗经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什么

《风》又称《国风》,“风”本是乐曲的统称,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烈祖   猗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意思:赞叹伟大我先祖,大吉大利有洪福。   永无休止赏赐厚,至今恩泽仍丰足。   祭祖清酒杯中注,佑我事业得成功。   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   众人祷告不出声,没有争执很庄重。   赐我平安得长寿,长寿无终保安康。   车衡车轴金革镶,銮铃八个鸣铿锵。   来到宗庙祭祖上,我受天命自浩荡。   平安康宁从天降,丰收之年满囤粮。   先祖之灵请尚飨,赐我大福绵绵长。   秋冬两祭都登场,成汤子孙永祭享

《诗经》中有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诗经》中有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1、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白话解释: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2、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白话解释: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3、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白话解释: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4、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白话解释: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5、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白话解释: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扩展资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经

诗经风雅颂古诗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中的“颂”指的是什么

《颂》是《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周颂》大部分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的祭祀乐章,也有迟至昭王时的作品。《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颂歌。《商颂》是春秋时期宋人追述祖业(宋为殷商后裔)之作。

对于《颂》的解释,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扩展资料

《周颂》主要是周王和诸侯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其内容多宣扬天命,赞颂祖先的功德。如《周颂》中的大武舞曲就是颂扬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召公功业的歌舞曲。《昊天有成命》便是强调天命、歌颂成王的诗。

《鲁颂》 4篇,《小序》以为都是颂鲁僖公的。《小序》说,因为鲁僖公治国很节俭,宽厚爱民,很重视农业、美马,鲁国人尊重他,“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季孙行父是鲁国贵族,鲁文公、宣公时为掌权大臣,谥号“文子”。史克,即太史克,亦即里革。《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季文子使太史克对鲁宣公的一大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史官。

《商颂》原为12篇,今传本《诗经》只有 5篇,其他7篇何时散佚,不可知,旧说孔子以前已亡佚,又有说是被孔子删去了,都是揣测之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百度百科-颂 (诗经的组成部分)

诗经 风雅颂 分别指的是什么 还有那些

《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

包含“风”“雅”“颂”和修辞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

诗经中的风雅颂

《诗经》共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对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1、“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2、“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

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3、“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扩展资料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诗经(毛诗)风,雅,颂的诗句和注释

  1、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无衣》出自《国风·秦风》。

  白话翻译: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2、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薇》出自《诗经·小雅》。

  白话翻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3、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玄鸟》出自《诗经·商颂》。

  白话翻译:天帝发令给神燕,生契建商降人间,住在殷地广又宽。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