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以汉字方块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书法的艺术地位: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和精神载体,历经千年,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对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表达,在最简约的层面上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因此,我们对于中国书法不管是继承还是创新,都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认识和把握。尤其是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及传承体系的梳理,一方面还要有时代精神,多方借鉴、多元共享,创造出新的艺术风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对待中国书法的文化传统

推荐和书法有关的古诗词。

1、《浣溪沙 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清代:徐釚

青鬓童颜五十人。征衫空染洛阳尘。还看使酒傲平津。

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右军书法是前身。

白话释义:

有着年轻容颜的有五十个人。远行的人白白沾染上洛阳的尘土。回想因为酒气在道路上傲慢。

炼丹用的鼎没有调出云母碎屑,第一次用高丽纸写洛川神。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是前身。

2、《机政偶暇辄留意书法漫成》

清代:玄烨

紫宸唤仗晓初散,坐挹朝爽浮南荣。时平偶得机政暇,觚棱浮影风日清。

盘螭画几青玉色,回鸾素纸雪茧明。临池试作波折势,染翰聊适优闲情。

白话释义:

紫宸叫来仪仗晓刚散,在汲取早晨清爽浮南荣。太平时偶然得到大权时间,棱角浮影风日清。

盘螭画几乎青玉颜色,回鸾素纸雪茧明。池边试作波折趋势,染翰聊到悠闲的生活情况。

3、《赏老风书法并寄》

近现代:伯昏子

拈笔思穹盖,茫茫响玉珂。松烟翻异气,素练起洪波。

剑舞催霜势,云崩振鹘窠。腾挪超八法,苍颉醉应诃。

白话释义:

拿笔思穹盖,茫茫响玉王珂。松烟翻异气,素练起洪波。剑舞催霜势,云崩塌振鹊窠。腾挪超八法,苍颉醉应警告。

4、《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元代:唐珙

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白话释义:

前代书法谁为大,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够态度品行正派。法律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以与欧虞都。

5、《赵文敏书洛神赋》

元代:唐珙

当年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数。

世人惟重十三行,真赝难分争抵捂。

赵公书法宗二王,手写全篇复前古。

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俱未许。

白话释义:

当时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道了。人们只重视十三行,真是假难争矛盾。赵信法宗二王,手全篇恢复古代。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都不允许。

中国书法的基本要求和素质是什么~?

这个话题有点长。但我觉的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自身的修养。

下面是关于这方面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论书法家的基本素质2011年09月21日   2010年书法·中山论坛于9月18日再广东中山市举行。本次论坛有书法报社和广东华人书法院联合主办。首先,书法报社执行主编兰干武介绍了出席论坛的嘉宾及中山市有关领导。随后,王岳川、丁政、胡传海、蔡树农、朱以撒、斯舜威、张瑞田先后作了主题发言。书法报社社长舟恒划和广东华人书法院院长刘佑局分别主持论坛。

  一、 关于人格

  若干年前,我曾写了一则“当代书法家公约”,其中提到:1,书法家应该长一个会思考的脑袋,而不是只长一只会写字的手;2,书法家是浪漫的,幻想不能被诗人独占;3,书法家的字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不能仅以字论字;4,太势力的书法家令人不安;在狼面前变成羊,在羊面前变成狼,是小人之举;5,不能深化汉字,更不能妖魔化汉字;汉字是我们的根;6,技巧仅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看淡了人格与修养,是我们的无知;7,书法家是一个现代人,应该懂得计算机,也应该了解当代文学、经济、法律和股票市场;8,仅能写音律不通、平仄不准的诗词作品,不算诗人。书法家不能拒绝外国书。

  此文在天涯社区网站贴出后引起热议,许多网友对第6条格外感兴趣,发表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见解。

  “技巧仅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看淡了人格与修养,是我们的无知”,至今,这仍然是我坚持的一个观点。

  提到当代书法家的标准,我们就要讨论当代书法家的素质,提到当代书法家的素质,自然要思考当代书法家的人格与修养。

  当代社会由消费主义思潮主导,对一个人的判断常常依据这个人的世俗功名,其中包括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人格与修养被弃之敝履,书法界尤甚。

  与书法家们闲聊,很难听到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忧患,对艺术的关切。往往是小人得志般地炫耀财富,似乎一个书法家的价值一定与财富有关。

  我从来不反对书法家们积累财富,但是,对于书法家——一个艺术家、一个知识分子来讲,积累财富仅仅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毋庸置疑,改革开放的核心是以克服贫困、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在全民共同追求物质财富的时代,知识产权被赋予新的价值,书法家的商业意识觉醒了。于是,书法家卖字,比试润格高低,又成为没有任何异议的现实。利益驱使,书法家对市场开发越来越重视,不再把“志于道”、“依于仁”的古训当成人生的理想,自然失去了追求广博、高远的志向。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是与一个专制帝国一脉相承的文化延续,其躯体难免打上封建社会一元化的价值烙印。即使我们走到现代化的今天,也克服不掉数千年带给我们陈腐的精神暗示。

  衡量当代书法家的标准,人格是第一位的。书法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理应具有对现实的关怀,比如是非之心,平等观念,科学、民主思想。理应葆有对民族命运、社会道义、文化思想、艺术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重建的热切愿望。理应把人道主义视为人生的纲领,通过捍卫书法的独立价值和自由属性,从而捍卫人的尊严和权利。理应认清书法艺术的规律,以审美的视角,表现书法艺术的使命和任务。

  二、关于文化修养

  在“当代书法家公约”中,我提到“书法家应该长一个会思考的脑袋,而不是只长一只会写字的手”;“书法家是一个现代人,应该懂得计算机,也应该了解当代文学、经济、法律和股票市场”;“仅能写音律不通、平仄不准的诗词作品,不算诗人。书法家不能拒绝外国书”。

  这三条针对的是当代书法家的文化修养问题。

  知识分子需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书法家来讲,独立思考,是端正人生态度,明晰社会责任,亦是对文化艺术的真知灼见。许多书法家横向取法,借鉴同时代书法家的创作成果,就是缺乏创新精神的表现。独立思考,将使一个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目光,理性的状态。

  当代书法家的创作并不令人乐观,缺乏文化根基的书写,让我们在那些优美的字形里,看到了当代书法创作的苍白,以及书法家们知识面的狭窄。中国书法是综合艺术,仅仅将书法视为写字,势必造成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误解。

  “书法家是一个现代人,应该懂得计算机,也应该了解当代文学、经济、法律和股票市场”。这样的观点,会遭到嘲笑,认为是不务正业。书法家的目标就是写字,有必要懂计算机吗,有必要懂文学、经济、法律和股票市场吗?有一位经常获奖的书法家曾愤怒地说:凭什么要求书法家写诗,我们也没有要求诗人写书法啊?这样的质问,让我一度沉默。是啊,书法家没有要求诗人写书法,那么,诗人有什么理由要求书法家写诗呢?这种逻辑至少告诉我们,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对雍容、博大、丰富的文化追求是多么的胆怯。

  当代书法家首先是当代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与时代同步,需要一定的文化、科技知识、法律常识,需要兼收并蓄,厚积薄发。

  现当代书法家无不是学富五车,兴趣广博。鲁迅没有奴颜和媚骨,在看来,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最宝贵的品质。其实,这也是中国文人最宝贵的品质。鲁迅治学作文,成果丰硕,又喜收藏,善书法,名扬四海。鲁迅不以书名显达,然其书被文化涵养,自有机纾。沈尹默、谢无量、马一浮、郭沫若、沙孟海、林散之、启功诸先生之所以享誉书坛,与他们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修养不无关系。

  文化修养也被称之为书法家的“字外功”,刘光明说:从一定意义上说,书内功主要是从“形”的方面来把握书法,如果要进一步深化,就要通过书外的功夫,从书法美学、文字学、书法鉴赏、文学诗词修养等总体水平上提高,还包括加强人格、人品的修养,性格气质的铸造,有关学识的磨练,生活阅历的积累和拓展,从而使书法进入“神”的境界。

  我曾强调,书法家要读外国书。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人的多元化选择预示着多种的可能。中国书,不管新与旧,无法全面阐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问题,无一不是国际化的,即使以书法为例,其中的艺术品格与市场价值,显然置于世界话语的价值体系之内,用旧理论进行衡量当然无能为力。

  外国书也是一个庞大概念,但对书法家而言,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思想体系,是需要深入理解的。从人是美的,到美是需要怀疑的,其中所铺展的审美历程,颇值得三思。近代启蒙思想强调平等,质疑“单向度的人”,主张“去权威”、“去中心”、“拆结构”,承认异质的平等观。与此,我们看一看,当代书法家有谁不是“单向度的人”,对平等是践行还是反对。又有多少人津津乐道跪着和被跪,不是装出一副奴才相,就是摆出救世主的面孔。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体系中,我们看到了书法家个体价值确立的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市场竞争对书法家内心世界的分裂。福柯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和疏离的姿态,不断否定自己,超越流行思潮,时时发出惊世骇俗的声音。法兰克福学派对主流社会的怀疑与批判,对权力的质问与制约,是值得当代书法家深思的。当代书法家在工业社会的环境中成长,其精神困惑,发展难题,心灵渴求,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古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我们承认,现当代的西方一度是人类社会的领跑者,我们就没有理由回避外国书,拒绝西方进步思想对我们人生实践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书学《石体三经》限三岁,《说文》二岁,《学林》一岁。”陆游赠子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宋史·选举志》记载:“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论文》、《学林》、《尔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要求学书者一要能写,二要通文字学,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提高了要求,除文字学知识外,还要懂得“训诂学”、“语言学”,并通儒家经典。古人强调书学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结合,表现思想,抒其怀抱,使审美意识与人生阅历与书法融合,呈现新的精神风貌

书法中古诗的书写格式是什么?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扩展资料:

古代书法格式: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中古诗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

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个人署名和摘录的日期,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

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扩展资料:

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

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中国古代文章诗词书法作品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各种文会,各种印刷商,当时很多是手抄的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适合写硬笔书法的诗词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沁园春·雪

作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沁园春·长沙

作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硬笔书法简介: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二、硬笔书法历史: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

李正宇说,中国史书中有“古笔多以竹”的记载,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就属此类。该笔形状扁平,一头平齐,一头削尖,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显然已经用于写字,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竹梃蘸漆而书”的历史事实。

李正宇认为:“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据史书记载,中国书法的“毛笔时代”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毛笔的改良、丸墨的发明、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天下的前提条件。李正宇说:“作为书写工具,硬笔早于毛笔,这就决定了在西汉毛笔书法到来之前,中国书法史上还有一个先秦硬笔时代。”

庞中华、孙敦秀、王希农等中国书法界知名人士认为,敦煌硬笔研究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研究的空白。“硬笔书法中国书法母体论”的提出,引起了中国书法界和书法理论界的强烈关注,《中国硬笔书法报》编辑、著名书法理论家周圣尊撰文指出,这是“改绘中国书法史蓝图的壮举”。

向大家请教一下,西方书法和中国书法各以什么为美,什么才算好看的英文字体和中国字?最好能有图片……

西方书法与中国书法不同的是,西方书法不是用毛笔写的,而是用特殊的扁笔与纸面呈一定角度书写而成,其中最有名的笔为鹅毛笔。

在爱尔兰,僧侣过去都使用安瑟尔字体Uncial letters。在苏格兰和其他地方,从这之后开始以“岛国风格Insular style”称呼这种书写方式。这也是泥金装饰手抄本的全盛时期。

查理曼大帝接著为西方书法带来剧变。他任用了阿昆Alcuin,约克大修道院院长,阿昆来到查里曼大帝的首都亚琛Aachen并担下了将所有文字体修定的重责大任。他接著也为查里曼大帝发展了新的手写体并命名为“卡洛林王朝手写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 style”

哥德字母接著在11世纪出现了。意大利也有大法官体Chancery和意大利手写斜体。这时候的泥金装饰手抄本的字体也被影响了,因此又盛行了一阵子。

然而,15世纪后,约翰·古腾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使手写和手工装饰的书很快的就退出流行了。

19世纪末,威廉·莫里斯和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其他人,重新发现并再度发扬西方书法之美。有许多书法家如爱德华·强斯顿 en:Edward Johnston, 艾瑞克·吉儿 en:Eric Gill等,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西方重要的当代书法家是亚瑟·贝克 en:Author Baker与赫曼·查夫 en:Hermann Zapf。随著手写在沟通行为中越来越少见,西方书法逐渐只在特殊情况与活动中见到,大部份用在婚礼请帖与通知上面。

其实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在西方是不存在的,是国人给分类的!

我国的书法分为正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

中国字体,又称书体,是指文字的风格式样。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是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文字、字母、数字的书写形式。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西方重要的当代书法家是亚瑟·贝克 en:Author Baker与赫曼·查夫 en:Hermann Zapf,他们的字体算是好看的英文字

而中国字体繁多,要比较哪个好看那就见仁见智了!

个人觉得西方字体以“斜”为美,中国字体以“正”为美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