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哥没有修史的习惯,戒日王的都事迹只有两本史料,一个是唐僧的《大唐西域记》,一个是拜纳的《戒日王本行》。

你问印度人说王玄策?who is he?

王玄策真的做过一人灭一国的牛事吗?

我国古代有一段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这段传奇的创造者叫王玄策。王玄策: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姓名:王玄策 籍贯:河南洛阳人 业绩:一人灭一国 职业:三任大唐驻印度大使,后因业绩突出授散朝大夫 大唐周边葱岭南有国名叫天竺,现在改叫印度,其国民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我想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别忘了,那时候没卫星,也没手机,没通讯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于是照常上路。路线我觉得是从西安-》新疆-》中亚-》印度-》吐蕃。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称号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采纳哦

唐代王玄策一人灭亡“中印度”?

我国古代有一段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这段传奇的创造者叫王玄策。王玄策: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姓名:王玄策 籍贯:河南洛阳人 业绩:一人灭一国 职业:三任大唐驻印度大使,后因业绩突出授散朝大夫 大唐周边葱岭南有国名叫天竺,现在改叫印度,其国民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我想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别忘了,那时候没卫星,也没手机,没通讯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于是照常上路。路线我觉得是从西安-》新疆-》中亚-》印度-》吐蕃。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称号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大唐七品县令王玄策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灭掉整个印度的?

这些天来,各大新闻咨询平台都被一个消息给刷爆了屏,那就是印度非法越界。

看起来这印度人是很嚣张啊,似乎认定中国不会拿他怎么样,竟然狂妄的叫嚣中国要想和平,就必须停止修路。这印度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这是要让中国人第三次饮马印度的节奏呀!那这第三次又从何说起呢?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印自卫反击战,想必大多数朋友都是知道这个事的,所以在这里小编也就不赘述了,直接述说一下我军的战果: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完全歼灭印度三个旅,基本歼灭印军又三个旅,另外还歼灭了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我军先锋部队最远推进到距新德里300多公里的地方,印度首都一片惊慌,大街上修筑工事,市民们争相出逃。

在这里小编只想说我们现在的和平不是靠嘴皮吹出来的,而是靠老一辈军人实实在在打出来的,是靠了的英明决策,要不是他老人家打服了印度,哪来的西藏的和平发展。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中印第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就更为传奇了,中国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在异域灭了整个印度,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

王玄策,融州黄水县令,公元647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访问。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却被阿尔裘那派兵袭击,深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

当时的大唐人普遍自尊心很强,王玄策也不例外,他之前虽然仅为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但能力也是很强的,竟然说服泥婆罗(即尼泊尔)国王,借得七千骑兵,再度带兵回到印度。

王玄策以劣势兵力接连打败北天竺与中天竺,歼灭数万敌军,活捉阿尔裘那,吓得东天竺连忙乞降称臣,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神话。王玄策于648年将阿尔裘那带回大唐,献给唐太宗。

这时候我们不禁感慨大唐的强盛,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竟有如此能力,真是不可思议呀!

印度人也该清醒清醒,是否真的值得与中国作对,如果它还执迷不悟,我想第二个王玄策也许就要登上历史的舞台了!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古印度)的故事是真的吗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唐朝官员、外交家。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年―661年)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

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唐,因而以对其答札之副使节身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战绩。658年,第三度被选为往印度之使节,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参拜。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

王玄策灭了全印度吗

没有,只是把名义上的戒日帝国(帝那伏帝王)给灭了,就是今天的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并且也没有占领这个国家的国土,直接就是俘获国王归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