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马长城窟行》

年代:魏晋 作者: 曹丕

浮舟横大江。

讨彼犯荆虏。

武将齐贯錍。

征人伐金鼓。

长戟十万队。

幽冀百石弩。

发机若雷电。

一发连四五。

2.《大驾西狩还京百官出候于德胜门(四首)》

年代:明 作者: 陈沂

天王自纳简书回,神武将军可汗才。

仙仗不须陈辇路,笼街喝道数声来。

3.《昆仑战》

年代:明 作者: 李东阳

昆仑关头战骨枯,龙衣裹血红模糊。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

将军贵实不尚功,世上安有将军忠。

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

4.《从军行》

年代:唐 作者: 崔融

穹庐杂种乱金方,武将神兵下玉堂。

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

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

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

依稀蜀杖迷新竹,仿佛胡床识故桑。

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

坐看战壁为平土,近待军营作破羌。

5.《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年代:唐 作者: 徐铉

前年都尉没边城,帐下何人领旧兵。

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

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

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

有关英雄人物的古诗文

1、《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人活在这世界上,就要做一个人上之人,就要有杰出的贡献!即使是已经死了,也要成为魔鬼中的霸者,领导群魔!

我(指李清照)直到今天还在想念当初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宁愿死去也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这是何等的气概啊!

2、《出塞》 (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只要让龙城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3、《狱中题壁》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译文:

即使屠刀架在了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4、《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从军行》 (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三国人物的诗句

周瑜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诸葛亮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孙权、刘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衮衮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陈登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刘备、许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曹操

卜算子·万里籋浮云

辛弃疾

万里籋浮云,一喷空凡马。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

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

为什么宋朝的军队从来不出过长城。没有武将嘛

不是说没有武将,而是要分析宋朝的政治体系。

1,宋朝从赵匡胤开始,就吸取了唐朝时期的教训,所以采用中央集权制度。

2,而且赵匡胤根据自己当上皇帝的事情,所以,很怕有将领会造反,所以一般是兵无常将,将无常兵。他的意思是指,比如你个将军,你手下的部队不会让你带领超过三年,只要过段时间,你就会被掉往别处,所以是将无常兵,兵无常将。

3,所以正是因为中央集权制度,所以宋朝边关,以及各个藩属都不如唐朝时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招兵买马。而每次将军出征,将军必须要有两半块虎令,一块在将军这,一块在皇帝那,只有两半块在一起时候,将军在能带兵。否则,即使将军都无法随便带兵出去。

4,将军出征,必须派文官监督。从而抑制武官可能产生叛乱。

如上述原因,所以宋朝时期,有效的防止了因为叛变,以及外戚造反等事件产生。但是他的弊处是,外部防御,特别是边境防御都比较薄弱,所以即便,宋朝有名将。比如,杨家将,以及后面的岳飞,都基本属于防御性质,没有真正的开拓精神。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出自那本书

百度搜的:孟姜女的故事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无名无姓,称为杞梁妻

明朝的那位武将监造的长城

徐达最早负责监修

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大修古北口的长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建老龙头长城、小河口长城。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陆续修建辽东镇的辽河西和辽河套一带的长城。成化三年(1467年)辽阳副总兵韩斌负责修建长城。成化十年(1474年)徐廷璋、范瑾督造宁夏河东长城,“自黄沙咀起、至花马池止,长三百八十七里”。。夯土长城是明长城的主要部分,夯土墙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每一米造价约为一两银子。成化十五年(1479年)十一月,筑宁县沿河边墙。正德元年(1506年),又筑三十里长城。嘉靖十年(1531年)陕西三边总制尚书王琼于内复筑边墙一道。李成梁修建辽镇长城(九门口长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修“嘉峪关墙一道,南至讨来河十五里,北至石关儿十五里,共三十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抚曾铣在二边以南建造长城。嘉靖三十年(1551年)于北京北部、东部大修长城,至三十四年(1555年)结束。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首创在蓟镇建立包砖长城,加厚城墙,又建空心敌台,能存放兵器火药,16年内一共建空心敌台1017座。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