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诸葛亮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张良谋略不世出,辅佐汉高祖创建大汉帝国,之后功成身退,被称为谋圣。诸葛亮辅佐刘备定鼎三分,之后接受托孤辅佐阿斗,一生功名,无与伦比,甚至成为智慧与忠诚的化身,民间流传着无数与其相关的传说,几乎成为神话。

然而事实上诸葛亮五次北伐最终也未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谓是壮志未酬。与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相比,诸葛亮的事功或许尚有不如。既然如此,为什么张良的声誉反而没有诸葛亮那么崇高呢?

因为可以共创事业的人很多,可以托孤的人却少之又少。

白帝城托孤

一、托孤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任何一个王朝在建立之后,都想永传子孙后世,千载万年。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前任皇帝驾崩而后任皇帝能力或威望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的情况,因为很多时候储君往往要么年幼,要么由于自身性格学识等原因而导致能力或威望不足,典型的就比如阿斗和之后的晋惠帝司马衷。

这样前后衔接不畅的艰难时局,就格外渴求一位有足够能力却又足够忠诚的重臣挺身而出,帮新即位的皇帝挑起重担,并辅导新皇帝逐渐成长,然后再把重担一点点还给已经成熟的新皇帝,顺利完成权力和政局的平稳过渡。

这就是所有古代王朝都极力想要避免、却又始终难以避免的“托孤”。想要避免,是因为权力会让人迷失自我,无法自拔。即使曾经天地可鉴的忠臣,一旦手握绝对的大权,也有可能会变得面目可憎。“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谁能知道这位托孤大臣到底是周公还是王莽呢?

战国初期的吴起,可谓是一位全面型的杰出人才。论武功,他大战七十二,胜六十四,曾经压得秦国不敢东向;论文治,他担任西河守期间把西河治理得欣欣向荣,甚至使其一度成为天下学术中心;论兵机谋略,他著作《吴子兵法》而与《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并称孙吴。

然而在魏文侯薨逝、新君继位之后,魏国任命丞相,吴起却恰恰由于能力太强而不能担任丞相之职,因为主少国疑,无论是国君还是大臣都对吴起不放心。

唐高宗驾崩之后,武后先是连续废黜两个儿子的皇位,之后更是直接临朝称制。唐朝元勋英国公李勣的孙子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为其所写檄文之中有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令武则天也为之动容,声称有此等人才未能任用是宰相之过。

这句话之所以如此有杀伤力,就是因为它点到了传统名教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那就是“托孤”。它质问朝廷公卿大臣,先帝陵墓上的黄土还未变干,先帝托付给你们的嗣子如今安在?

李敬业和骆宾王的事业最终惨败,唐朝公卿们也不必正面回答他们的质问。然而正如《论语》所载: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托孤历来都是古代史上的重要命题,它代表着君子最高的素养,也代表着人与人之间最高的信任。

二、张良在其所处时代的地位

无论是谁,应该都会承认张良是谋略方面的顶尖存在。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在注解贾诩传时提到张良,甚至认为六出奇计安定天下的陈平远不能与张良相比:“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

然而在张良的时代,论文臣有萧何,“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论武将有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论亲近则有一帮丰沛功臣围绕在高帝身边,朝堂之中甚至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张良的位置,张良直到刘邦时期的最后阶段才被授予太子少傅的职位。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始终把张良当作顾问和终极智囊在对待,而张良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张良并不追求官职权力。他也知道自己在丰沛功臣集团充斥的朝堂之中并不算是真正的嫡系,尤其是考虑到张良前期还始终想着复韩,并没有全心全意跟随刘邦,而是至少一半时间留在韩地辅佐韩王,这也让丰沛功臣集团更加难以感觉到张良是自己人。

于是到了吕后时期吕后安排陈平、周勃等人排定功臣位次之时,尽管张良对大汉建基立有大功,尽管当初刘邦让张良自己选择三万户封邑,尽管张良对最终确定惠帝乃至吕后的地位都有大功,但张良在整个功臣位次之中只排第六十二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陈平排第四十七位,周勃排第四位,樊哙排第五位。萧何、曹参占据第一、二位自是不必多说。

更惨的是,张良的儿子在汉文帝时期因罪而被除爵,或许是因为其之前掺和功臣与诸吕的权力之争,得罪了功臣和文帝,文帝也没有安排张良的其余子嗣继承爵位,张良也就成为了汉初功臣之中除诸吕派系以外最早断绝爵位传承的列侯之一。

由此可见,尽管张良略不世出,开四百年大汉之基,但除了刘邦在世之时以外,整个汉朝后世历代君主在官方层面对其的信任与尊重,都并不算特别突出,更不用说对其托孤、让其辅政。在张良的时代如果说汉朝存在托孤之人的话,那么这个人显然更像是萧何。事实上汉朝对萧何家族也始终是宠遇不衰,萧何家族的爵位多次绝而复绍,终西汉一朝群臣之中亦是无有其匹。

三、诸葛亮的功绩与地位

张良所效力的主公刘邦有自己的丰沛群臣班底,所以张良始终无法真正进入刘邦君臣的核心圈子尤其是生活圈子,尽管刘邦几乎每次遇到重大问题都会把张良作为终极智囊而向其求助。

与此形成极大反差的是,诸葛亮所效力的主公刘备恰恰没有自己的老乡团体作为打江山的班底,也正是因此诸葛亮才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刘备之后就立马获得重用,不仅直接进入刘备的决策圈子,甚至迅速被拉进刘备的生活亲近圈子,以至于一路跟随刘备颠沛流离、终始不渝的关羽、张飞都开始感到不高兴。刘备对诸葛亮的这一份亲近,显然是刘邦并没有给予张良的。

在为刘备效力时,诸葛亮一见面就提出了隆中对,之后又自请出使东吴联合孙权,在赤壁战场大败曹操,形成鼎足三分之势,不过刘备或许还是更多地把诸葛亮当作类似萧何的后方大总管,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才能确实更加体现在治理(无论是治军还是治民)方面。

夷陵之战后的刘备自知时日无多,局势依旧艰难,甚至更加艰难,而儿子却并无雄才大略。刘备不得不考虑托孤,最终他把诸葛亮找来说了这句千古流传的话语:“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有人说这句话彪炳史册,也有人说这句话暗藏杀机,然而不论如何,最终刘备还是放心地把儿子刘禅以及季汉的江山托付给了诸葛亮,并让儿子刘禅以父亲之礼待之。

诸葛亮挑起了这份重担,而他也用一切包括生命证明了他对得起这份托付。

由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冒进失败导致蜀国实力大大受损,诸葛亮开始辅政时的局势比以往更加艰难。诸葛亮的应对措施就是亲自抓好蜀国的所有大事小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事实上诸葛亮不仅要承担类似萧何的总管角色,还要担任皇帝的辅导老师,指导刘禅成长,也即类似于张良当初担任的太子少傅的角色。

诸葛亮的励精图治让蜀国国力得到了恢复,重新拥有了主动出击北伐的基础。这之后诸葛亮先是南征孟获,再是五次北伐。可惜天命不济,最终还是未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五丈原星落让后世多少人为之扼腕叹息。

星落五丈原

在所有对诸葛丞相一生的总结与歌颂之中,杜甫的诗歌是非常出名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些诗句与诸葛丞相的事迹相映成辉,成为中华历史上的璀璨明珠。

四、反面典型的反衬作用

除了正面的光辉以外,反面典型尤其是同时代的反面典型的衬托,也让诸葛亮的形象无形中显得更加高大。

长期与诸葛亮作对的司马懿,以四朝老臣、两代托孤重臣的身份,在临入土之前两年来了个高平陵之变,就此开启谋夺父子连续两代托孤给他的魏国江山的历程。

当初曹爽解下佩剑扔到地上说“我不失为富家翁”的时候,心里或许是把司马懿想成了他的长期对手,那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吧。

然而这位司马仲达却很快就露出了獠牙,由此也就种下了乱世的种子。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后世的五胡是否乱华,根子就在当初司马懿的一念之间。

一念为善,一念为恶。司马仲达选择了和诸葛丞相截然相反的方向,一顿操作猛如虎,千载之下却只是让人惊呼:就这?

司马懿

甚至连晋朝的君臣、司马懿的后裔也多以诸葛亮为人臣典范,言语之间多有敬意。晋武帝司马炎就曾经感慨如果能得到诸葛亮辅佐有多好,“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此语简直是在打脸自己祖父)

五、总结

很明显,与张良始终与汉朝君臣若即若离相比,诸葛亮不仅得到了君主刘备的最高信任——刘备在白帝城对其托孤,而且全心全力为阿斗辅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完美达成了君主对臣子的最高预期,而且完美实现了古典君子的最高梦想。

张良确实功劳很高、谋略世间罕有其匹,然而诸葛亮解决的却是更重要的问题。

对于王朝也好,人生也好,可以共创事业的人很多,可以托孤的人却总是少之又少。

然而另一方面,诸葛亮如此辉煌,是他的幸运,却也是他的悲哀。张良实际地位不算特别高、名声也相对受到抑制,这是他个人的不幸,却是他那个时代的大幸。

只有一颗明亮孤星的星空,又怎能比得上群星璀璨的天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