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二首⑴

其一

西登香炉峰⑵,南见瀑布水⑶。

挂流三百丈⑷,喷壑数十里⑸。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⑹。

初惊河汉落⑺,半洒云天里⑻。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⑼。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⑽。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⑾;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⑿。

而我乐名山⒀,对之心益闲⒁;

无论漱琼液⒂,还得洗尘颜⒃。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⒄。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⒅。

飞流直下三千尺⒆,疑是银河落九天⒇。[2] [3] [4]

望庐山瀑布古诗朗诵诗词浅解现场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羁的性格,遭到权贵的谗毁。李白对仕途失望后,离开了长安。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这期间结识了杜甫,成为莫逆之交。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柏蒙冤入狱,后遇赦返回。晚年漂泊异乡,762年,病逝于当涂(今安徽省境内)。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懑,有的吟咏自然景物。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译诗、诗意]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赏析]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人间银河 瀑布成因]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诗。瀑布在人们的眼里,是一种极为壮丽的自然景色,它那奔腾澎湃的气势.使祖国的山水显得更加雄伟和生动。在我国,瀑布是很多的,不仅是庐山,雁荡山、黄山、莫干山……许多名山中都有瀑布。在河流上,还有更多更大的瀑布,像贵州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黄河上的壶口瀑布,牡丹江上的镜泊湖品水楼瀑布等都是景色壮丽、水力强大的瀑布。

  为什么会出现瀑布呢?那是因为这里的地势突然下降,高低相差很大,水从这里流过时,便突然跌落形成瀑布。

  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方不少,而同时有水流过的这个条件就不一定具备了。河流是经常有水的,因此许多瀑布出现在河流上,出现在河床高低变化很大的地方。

  在一条河流上,河底的岩石种类在各处是不一样的,有的软,有的硬。软的容易被破坏,地势变低;硬的被破坏得慢些,相对地显得高了。在软硬岩石交界的地方地势高低相差比较大,就会出现瀑布。有的河流的支流注入主流的地方,因主流中河水破坏力很大,将河床冲刷得很深,支流则浅些,于是在此处也能形成瀑布。如果不是流水,而是冰川,更能刨刮出深浅不一的山谷,提供了形成瀑布的条件,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高山中。

  别的一些因素也会使地形发生变化。比如,河底发生断裂,断裂的一边地壳下沉,另一边上升,这样当然会形成瀑布;另外,当河流被火山喷出的熔岩、山崩时塌下的沙石以及来自冰川的堆积物堵塞时,就造成了湖泊,而因为湖泊中的水壅得很高,从湖里流入河道时便往往形成瀑布;高山上的湖泊往山下输水时,自然更是一落千丈,白头山顶的天池出口就有一个约60米高的瀑布。从山中洞穴里流出的地下水也可以跌落得很厉害,形成悬挂的银河。

  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瀑布的出现清楚地表明了地壳上在不断发生变动。

  瀑布出现后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在水流下跌的地方,水力最为强大,对地壳的破坏特别剧烈,瀑布跌落处的陡崖不断崩塌,向着和水流相反的方向后退,终于河底高出的部分显得不突出了,瀑布就会慢慢地消失。早在100多年以前,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就发现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在最近35000年以来已后退了11.2千米。

  瀑布所拥有的力量与它的水量和落差有关。所谓落差也就是它的高度,水量、落差愈大,瀑布跌落的力量也愈大。

  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

  在劳动人民的眼里,瀑布已不再仅仅是供观赏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它是可以被驯服的巨大动力。大的瀑布可以发电,小的瀑布也可以推动机器碾米磨面,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在我国古代,虽然那些天然的大瀑布尚未能利用,但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已开始了筑坝堰水,用来推动磨盘、石碓以及鼓风机等。现在我们更一方面利用天然瀑布,一方面大规模地在河流上兴建许多拦河坝,壅高河水水位,形成或大或小的人工瀑布来为我们服务。像刘家峡水利枢纽中,拦河大坝高达147米,比原来黄河上最大的天然瀑布壶口瀑布高了8倍多。在未来的长江上,更为巨大的人工瀑布还将出现,使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也感到逊色。人们光荣豪迈的劳动,正写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诗篇。

求音乐:望庐山瀑布古诗朗诵???

推荐以下几首,只需用它们前奏那一段便可以了……

荷塘月色 笛子

平湖秋月 古筝

关山月 古筝

诗人李白写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是几岁?

《望庐山瀑布》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六月,李白从安徽的宣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庐山,一直呆到了这一年的年底,才奉永王李之召下山,在庐山上度过了夏、秋、冬三季,一共写了二十四首诗。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此时他已经离开长安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期间,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近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乐,尽管也落得逍遥自在,但是内心的孤寂却是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的。李白一个人呆在山中,身边既无亲人,也无朋友,甚至连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离开了他,”众鸟高飞尽”,连鸟儿也迫不及待,不约而同地远走高飞了,高高地飞开,统统地离去,最后,连一只鸟都没有剩下,”高飞尽”,把鸟儿的飞去写得这么坚决彻底,毫不留情,真有一种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悲剧色彩,但这还不算,不但是有生命的飞鸟不肯留下,哪怕连会动的云彩也不例外,”孤云独去闲”,天上只剩下一片孤单的云彩,留在这里不是还有李白可以做个伴吗,但是,不,那孤云虽然孤独,却也羞于和李白同流合污,而要坚决与他划清界限,”独去闲”,虽然不像鸟儿那样可以展翅高飞,但是也从容地、义无反顾地飘走了

李白在写望庐山瀑布时写的另外的一首诗是怎么写题目怎么写

李白在写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常见的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外的一首诗

《望庐山瀑布》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名诗是什么?

一、《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写景的名诗。

二、全文: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翻译: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四、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