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河洛与易经

 

(一)浅谈几个问题

“山海经”中说“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这说明伏羲时出现了河图,而夏代出现了《连山易》。因“山海经”成书年代很难考证,所以认为这是关于河图最早的记载。

 

v而学术界公认中国古籍第一次记载河图、洛书的是西周初期王宫史官记载的《尚书·顾命》篇。该文记载说:周武王之子周成王执政十九年后病逝,西周史官在周成王之子周康王于洛邑文王太庙大室中举行的继位典礼上看到:“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洛书在东序”(《尚书大传文》)。

 

v历史上所谓的“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三易:还有简易、变易、不易之说。这是从易经的数理意义出发的说法。

 

v《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而《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我们知道《经》是易经的原有内容,而《传》是后人对《经》理解认识的阐述,且内容多有矛盾,各篇写作水平也参差不齐。有说是孔子写的,有说是孔子弟子写的,我们不管是谁,总之是对原有易经的解释。

 

v通过《经》和《传》的内容看。《经》里面没有关于河图洛书的文字出现,并且也没有关于八卦方位以及所代表时间点的论述;而《传》却有有关的论述。为什么呢?这些人是根据什么就得出这些八卦方位以及所代表时间点的理论的呢?我认为,必定同时期还有其他关于八卦方位和时间点的论述著作,但是后来被历史遗失了。

 

v再有,我们通过《传》得到了有关八卦两种不同的方位体系:A,《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则顺,知来则逆,是故《易》逆数也。”。这显然是“先天八卦”的卦位。B,《说卦传》说:“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于艮。”这里显然说的是“后天八卦”。以上说明当时“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同时存在的,可能当时还有专门论述“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著作呢。

v由此我们得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易经的源泉。易经只是阐述八卦卦象和爻义的一个小分支著作而已。而关于八卦其他意义的阐述著作,被掩藏于历史之中了,直到北宋陈抟后才逐渐的挖掘出来。这些后来挖掘出来的东西,到底是先古遗留,还是后人的研究新发现,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v“先天八卦”作于伏羲,“后天八卦”作于文王,已经成为共识,我们就不知罗嗦了。而“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与河洛又是什么关系呢?大家都说是八卦来自于河洛,但是河洛是怎么演出八卦的呢?古来多有争论。

 

(二)河图是如何推演出八卦的

 

我们应该先知道有以下几个问题存在:

一,在先秦至汉代的诸多思想家论著中,我们发现有这么个奇怪现象:论述河洛性质的著述,却没有说明河洛的内容;而讲述河洛内容意义的著作,却对河洛只字未提。

 

二,《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系辞下》又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欧阳修据此提出:这个圣人是伏羲吗?如果是,那么他既然“则之”了,还需要“仰…”吗?反之,既然“仰…”,就无需“则之”了。他的意思是说:河洛和八卦没关系。由此产生了“疑古”和“认同”两派的千年之争。难道河洛和八卦真的没有联系吗?

 

三,关于阴阳卦性的认定。A,传统卦性的判断,是以卦画。“——”是一画,“——”是两画。那么我们就得出了,坤巽离兑四卦为偶数,为阴卦;乾震坎艮为奇数,为阳卦。但是,坎为水,属阴,却是阳卦;离为火,属阳,却是阴卦。这就出现了卦性和事物的自然属性矛盾了。B,清代李光地给出了“先后天阴阳卦性”的解释,来弥补这一矛盾。阳仪所生,全是阳卦;阴仪所生全是阴卦。这样倒是坎为阴卦,离为阳卦了,但是这阳仪全阳,阴仪全阴却又违背了易学“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基本思想。那么怎样正确认定八卦的卦性呢?

 

宋代刘牧的《易数钩隐图》给出了《河图》的绘制过程。图解如下:

 

第一步,无极图。

 

第二步,太极图,天数:1、3、5、7、9;地数:2、4、6、8、10。此所谓:“天地之数共计五十有五”。最大数是10为太极数,是包含所有数字的数。

 

 

第三步,生成中5和河图内圈数。

 

第四步,中5与内圈数相加,生成外圈数。

其中有个问题,那就是中间那10个黑点,怎么没有用到?洛书中怎么没有这10个黑点?关于这些也多有争论。

 

首先有一点,那就是:“河图反映的是先天的自然之道,洛书反映的是后天变化之道”,这是个共识。这个先天自然之道就是,“天动地静”,以地的不动,来观察天的动。所以,河图虽然表示出了这10个黑点,但是在推演过程中却没有去用。原因就是这10个黑点代表了“地”。这个“地”的含义,是有别于其他含义的,是观察者的太极点、立足点。再有,这个10是太极数,是个不能再产生变化的数。所以后来不管推演什么都没有用到10这个数字的,只用1、2、3、4、5、6、7、8、9。

 

我们先来看一下河图里的两仪四象八卦:

 

1,河图中10为太极数。生两仪,各为5。四象产生后只能有1、4和2、5两种数字组合。

2,阳仪生太阳少阴;阴仪生太阴少阳。四象的阴阳属性是根据其上爻的阴阳而定的。

 

 

3,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第一个奇数为太阳,第一个偶数为太阴。那么,少阳就是3,少阴就是4,此为四象本数。那么四象给如何对应到河图里面呢?内圈都为生数1、2、3、4,外圈都为成数6、7、8、9.且生数加5为外圈成数。那么我们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5和内圈数与10和外圈数之差是相等的。那么这个差是什么数呢?这就是四象的本数。故右为太阳,左为太阴,上为少阳,下为少阴。

 

4,四象进一步演成八卦。那么根据四象的阴阳定性规律就该得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对应到河图:右方,太阳,外见9阳,成乾,内见4阴,成兑。左方,太阴,外见8阴,成坤,内见3阳,成艮。上方,少阳,外见7阳,成巽,内见2阴,成坎。下方,少阴,外见6阴,成震,内见1阳,成离。

 

5,由此可以看出新得到的八卦,A,奇数全是阳卦,阴数全是阴卦。且乾是10以内最大的阳数9,坤是最大的阴数8,同时离为阳,坎为阴。B,阳仪所生四卦分别是坤(8)艮(3)坎(2)巽(7),和为20。阴仪四卦,震(6)离(1)兑(4)乾(9),和为20。总和为40,再加上太极数10,正好是“大衍之数50”。

 

6,河图内外圈卦位相错就会得到,如图:

 

7,如果我们把阴阳仪各卦,用阴阳鱼标出来的话,就是如图;是个阴鱼在上,阳鱼在下,且是逆时针旋转的反太极图。这就是“阴阳相抱”的状态。

 

8,如果我们把这图画到纸上,然后从背面看呢?就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如图:这就是先天八卦图。是个顺时针旋转的正太极图。

 

9,正反两个太极图的意义:正太极图的顺时针旋转,与我们地球上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一致的;而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的结果。也就是说“反太极图”反映的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是以地球为基点的方向,是更为根本的宇宙方向;而“正太极图”反映的是人类观察自然的“变化之道”,是以人为基点的方向。

 

10,我们知道《易经》里面讲的都是“重卦”,那么《河图》里有“重卦”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例如;右方,从内向外看,上乾下兑,天泽履;从外向内看是,泽天夬。同理,左方是地山谦和山地剥;上方,风水涣和水封井;下方,雷火丰和火雷噬嗑。我们发现这八个重卦,阴阳各爻相对,且互为反卦。而且在先天六十四卦图中,位置相对,且正好是圆的中心连线,把六十四卦分成了两部分。

 

11,如果一圈不动,另一圈转动,我们又能得到二十四个卦象。这样总和就是三十二卦了。正好是六十四卦的一半。所以说河图中也包含了六十四卦。

 

12,那么伏羲得河图,河图演八卦,八卦成易经,这个过程就不必争议了吧。

 

由上面的结论,我们还得出了:A,天地之数55。B,太极数10,八卦数40,二者之和正好是大衍之数50。C,大衍之数去其一,象征太极,而用四十九,是为“占筮之数”。去掉的这个“一”的意义,和河图里不用“太极数10”是一个道理。

 

 

(三)洛书的意义

 

关于洛书的来源等,我们就不罗嗦了。

 

我们刚才已经得到了河图里的八卦是“阴阳相抱”的结论。那么我们把坤(8)艮(3)坎(2)巽(7)震(6)离(1)兑(4)乾(9),代入洛书中看看结果:

如果您把上图的阴阳仪标注到一个“棒球”上,并且涂成黑白两种颜色,就会得到一个立体的太极图。由此我们得出,洛书体现的是八卦“阴阳相交”的“立体太极”思想。到此我们可以得出,“河洛一体”的结论了。

(四)关于“乾坤六子”的新看法

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这里对乾坤六子的定义显然是基于传统卦性的认识。因上面我们已经得出了另一种八卦卦性的结论,那么“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显然和我们定义的卦性是相悖的。

下面我们就从新推演“乾坤六子”:如图。由此我们得出:巽是长男,离是中男,艮是少男;震是长女,坎是中女,兑是少女。

 

 

刘海成老师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andanzhouyi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