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弘一法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送别》以短短的一首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我想了解弘一法师和他比较著名的诗词,看什么书比较好

你好!!建议看那本护生画册,里面都是一弘大师非常著名的诗词更多

有写他的书没有

是弘一法师写的还是丰子恺写的我给忘了!!反正里面有很多都是他的亲笔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送别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诗文简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它的词作者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天涯五友”“金兰之交 ”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

作者: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扩展资料:

李叔同的文学作品:

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

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送别 (约翰·庞德·奥特威、李叔同创作歌曲)

百度百科-李叔同

《送别》李叔同

送别

作者: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拓展资料: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还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李叔同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这诗句是苏曼殊写的还是李叔同的?

苏曼殊 。

出自出自近现代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

原文: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释义:苏曼殊写给百助的,在东京遇上时,百助已经剃度,对你给的爱情,只能报之以无情的泪水,我们为何在我未曾出家之前相识啊。迷蒙细雨中诗人倚靠在日本民居的小楼上,正听着百助用尺八箫吹奏着《春雨》曲,竟引出诗人无尽的乡思。

箫声引起他对故国的思念,亦可指他挂念着当时国内的革命思潮。诗人在漫天的樱花飘洒中孤独前行,亦是一断鸿飘零,不知归往何处。

扩展资料:

《本事诗十首·选二》的作者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

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曼殊

弘一法师李叔同为什么一定要出家?

弘一法师,也就是民国著名的文艺家李叔同,1918年,李叔同削发为僧,震惊了民国文坛。林语堂曾说,“这个遗世而独立的人,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了红尘之外去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震动呢?因为李叔同怎么看都不是能够出家的人。

李叔同,1880年出生在天津,他家算是天津的巨富,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十几岁家庭变故,和母亲搬到上海生活,他家在上海有钱庄,所以早年生活相当阔绰,加上个人有颇有才学,不久就成了上海滩的风流公子。

我们熟知的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他写的这首歌,这分明是一个深情款款、才气纵横的人。

李叔同在民国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不仅擅长中国古典诗文、书法、金石篆刻、还有西洋的绘画、音乐、话剧、他都领风气之先,几乎每一样都做到了极致。

这样的风流才子突然出家,过上了“青灯黄卷伴古佛”的生活,让当时的人是无比的惊讶的。

那么为什么李叔同一定要出家呢?众说纷纭,无外乎三个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他因为家境逐渐破败,心灰意懒,走投无路才出家,但是这个说法在当时的李叔同身上显然不妥,李家的钱庄生意是逐渐越来越不行了,但李叔同在从日本留学归来已经成名,随手写一幅字,画一幅画,生计是没有什么什么问题的,李叔同也肯定不是像当时一般的穷苦大众因为生活和物质上的问题才出家的。

第二种说法,说李叔同的儒家理想破产,对辛亥革命之后的现实失望,才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李叔同出家后做了很多爱国护生的事迹,从未间断,这种入世的精神很多儒学者都未必做得到,怎么能说是理想破灭,厌恶现实而出家呢!

第三种说法,是李叔同的学生,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说的,他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层是物质生活,一般人停留于此,第二层是审美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李叔同是抛弃了物质生活和审美生活,直入顶层去追求灵魂生活去了。这个解释对于佛教徒来说很容易理解,也会觉得很圆满。但是,普罗大众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隔膜,但这个是相对靠谱的。

另一种解释是,从八字命理上来看弘一大师(李叔同)为何出家:

弘一大师八字:

庚辰丙戌乙酉庚辰

大运: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七岁起运)

典型杂气化气,又弃命从杀的格局,乙酉庚辰合金气,月令也化为金气,早运水土运势无碍,一到寅运,合月令而逆局,天地之间难独立,遂削发为尼,入红尘之外。事实上弘一法师也是在37岁那年刚要交寅运便出家为僧了。也是在壬辰运冲破月令而去世。

即使弘一法师不出家,他37岁之后的人生也不容易过,多阻滞和磨难。也是命理使然。

弘一法师所作

弘一法师修习的是戒律极其森严的律宗,这个佛教派别其实已经断绝了几百年,直到弘一大师才复兴,这一派讲究戒律非常严苛,生活相当艰苦。据弘一大师的弟子丰子恺回忆,弘一大师每次到他家做客,他在坐藤椅的时候都要先轻轻摇动,然后缓缓坐下,每次都是这样,丰子恺问他为何这样?

弘一大师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条之间,也许会有小虫藏在里面,我突然坐下去,怕把它们压死”

弘一大师就是这样严肃认真到了极点的人,这样悲天悯人,严守戒律的一代高僧大德。其一生不仅是对音乐、书法、篆刻、话剧、诗词,有贡献,更体现在弘一大师出家后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甚至振兴了几百年衰颓的律宗一派。

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正式出家为僧,法号弘一。

有多少人震惊嗟叹其少年才俊,而扼腕叹息,有多少人不理解他据妻子与庙门外,当其一世盖棺定论,才知其崇高伟岸。

而人为什么会出家?或人为什么要做一件奇怪的,不易被人理解的事情?

出家的人原因种种,他可能就是单纯的佛缘深厚,他可能有一天通灵了,他可能真的是看破红尘觉得人生无意,他可能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都无可妄议。

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外人总会有千奇百怪的解读,你觉得他是心灰意冷,人生疲倦,或是想更上一层楼。不论是善意的,恶意的,低俗的,或高尚的,为了猎奇的,这都是通用的,别人能够轻易理解的理由,或许到头来,这些都是强词夺理。

事实上,每一个人生奇迹的背后,何尝又不是一个个性使然的奇迹呢?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有深深的根植在他个人秉性的原因和他要达到的“果”,可能无法用任何一个他人能轻易理解的苍白理由来解释。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春天草木中的一阵颤动,将比所有博学者,教会人们更多的道德善恶”

为什么呢?因为草木的任何一次颤动,都有无数的变量。而简单的道德善恶评判,和一般印象感觉的武断评价都不够客观。

因此,对于他人的个性和选择,解释过多往往都很多余,我们学会欣赏和尊重就好。

求李叔同经典诗词

《送 别》【清】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早 秋》【清】李叔同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春 游》【清】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悲 秋》【清】李叔同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

  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月 夜》【清】李叔同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万里空明人意静,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呀!是何处,

  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李叔同诗词(二)

  《落 花》【清】李叔同

  纷,纷,纷,纷,纷,纷……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月》【清】李叔同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晚 钟》【清】李叔同

  大地沉沉落日眠,平墟漠漠晚烟残;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

  浩荡飘风起天杪,摇曳钟声出尘表;緜緜灵响彻心弦,幻幻幽思凝冥杳。

  众生病苦谁持扶?尘网颠倒泥涂污,惟神愍恤敷大德,拯吾罪恶成正觉;

  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陈虔祈。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彷佛天门破;

  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浴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

  仰天衢兮瞻慈云,忽现忽若隐。  钟声沈暮天,神恩永存在。

  神之恩,大无外!

  《清凉歌》【清】李叔同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清平乐·赠许幻园》【清】李叔同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

  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李叔同诗词(三)

  《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清】李叔同

  门外风花各自春,空中楼阁画中身。而今得结烟霞侣,休管人生幻与真。

歌词“长亭外,古道边”是谁写的,全文是什么?

出自:近现代李叔同《送别》

原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译文:

长亭古道,送别故人,青草碧绿仿佛能够延伸至天际。晚风吹拂着柳枝轻动,斜阳依依,山水叠嶂。生命中些知己朋友啊,早已经天涯海角,万水千山,能留在身边的能有几人呢?

天的尽头,海的角落,当年的同学(知交),如今都散落到天涯海角。一壶浊酒尝尽剩下的欢乐,今夜别做那种让人心寒的梦了,别让美梦变寒冷。

长亭古道,送别故人,青草碧绿仿佛能够延伸至天际。此次离别什么时候能回来,到了回来的时候要尽快回来。

天的尽头,海的角落,当年的同学(知交),如今都散落到天涯海角。人生难得有相聚的机会,所以好好珍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扩展资料:

《送别》是弘一法师出家前所作送别歌,也是送给挚友许幻园的歌曲,曲调极为优美!这首歌词共三段,一、三两段文字相同。第一段写景,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等典型的意象。

“长亭”、“古道”是古人送别之处,“芳草”在古诗词中暗喻离情,“晚风拂柳”写惜别,“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折柳”表达远离愁别之情。笛声往往显得哀婉幽怨,表达离别的愁绪。

“山外山”指路途遥远,天各一方,在“夕阳”之下,只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斜阳的温暖、晚风的温暖。这一段是环境的描写,但却描写离别场景下,渲染的离别时的哀怨。

第二段是全曲的高潮,表现离别的感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不过数十年,知交能有几人?好不容易的几个知交还散别大半。此时一别,何时再见?只好“一杯浊酒尽余欢”,一种无奈的凄美油然而生。

最后,用“今宵别梦寒”总括全篇,强调以后进一步的思念,惟有梦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形成一种悠远回环之美。

整曲《送别》歌的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既有古典诗词的神韵,又通俗易懂,全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倍感凄凉。

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许多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常对未来迷茫,《骊歌》所倾诉的迷惘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大所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绪,因此获得广泛的喜爱,并且赋予这首歌以当时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品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