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的区别如下:

1、从时间上: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2、从文学体裁方面: 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

3、从和音乐的关系方面: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阅读者少;“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歌,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入乐与否,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扩展资料:

诗词歌赋,是人们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学的概称,即诗、词、歌、赋。

1、诗

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唐朝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竞相斗艳。

2、词

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3、歌

在汉语中“诗歌”常并称,但“诗”与“歌”明显不同:“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阅读者少;“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不识字的百姓也可唱。“歌”是歌词在文艺学分类上的名称。入乐与否,是歌和诗的根本区别。

“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声唱法,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4、赋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

赋有“六义”:赋、比(比喻)、兴(起兴)、风(民风民俗)、雅(歌功颂德)、颂(祭祀)。

古诗中的绝句,律诗,乐府等有什么区别?

一、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后面还有详细说明).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总而言之,区别在于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近体诗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汉乐府

在中国中古时期的汉魏两晋南北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他的思想性主要有:1、反映的是老百姓被君主、官吏所奴役和迫害的痛苦;2、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的痛苦;3、批判了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他的艺术性主要有;1、叙事性成分占很大比重,并通过叙事塑造人物形象,从乐府开始,中国叙事诗开始了新纪元;2、比兴的大量运用,是以前诗歌所没有的;3、形式多样,有四言句,有五言句 ,有杂言句,语言活泼生动.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传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它与近体诗的区别是:句式比较灵活自由,比兴的大量运用,形式多样,语言活泼生动.而绝句,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平仄、押韵,讲究语言的凝练,意境的营造等.

二、

中国古典诗歌,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种。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一个概念。这类诗的特点就是不讲究对仗,平仄与用韵也比较自由。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就是,古体诗既包括唐以前的诗歌,主要是汉魏六朝的诗歌(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及当时的文人诗),也包括唐代诗人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诗歌。其中唐代诗人所作古诗从字数上看,大致可分为五古和七古。

近体诗:其特点就是讲究格律。从字数上分类,可分为五律和七律。

绝句: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从字数上看,可分为五绝和七绝。从格律上看,可分为古绝和律绝。

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诗体(其中的过程比较复杂,有兴趣可参看罗根泽《乐府文学史》和吴相洲主编的《乐府诗集分类研究》系列)。一般我们所谓乐府诗是指汉乐府,即两汉时期由乐府机关采集并配乐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其特点就是可以歌唱。

乐府又有旧题乐府和新题乐府之说。

旧题乐府:是指后世文人袭用乐府旧题模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诗。

新题乐府:即模仿乐府体裁,但却自创新题而写的作品。

关于诗体的问题,详情可参考王力的《古代汉语》第四册通论(三十)和《汉语诗律学》。

========================================

关于唐诗三百首的排序,版本不同,会有出入。

所见的版本其目录大致如下:

卷一 五言古诗:张九龄《感遇》——孟郊《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杜甫《观公孙大娘笛子舞剑器行并序》——李商隐《韩碑》

卷四 七言乐府:高适《燕歌行》——杜甫《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卷六 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沈佺期《独不见》

卷七 五言绝句:王维《鹿柴》——李益《江南曲》

卷八 七言绝句:贺知章《回乡偶书》——杜秋娘《金缕衣》

很明显,编者是以诗体分类,再按作者年代为序排列下来的。并且诗体的先后也是依照诗歌发展状况排列的:古诗、乐府在前,律诗、绝句在后。

诗词格律中的平仄最早是谁定的?

关于律诗,大致是在南朝时期沈约发现了汉语的四声,创制出作诗的基本规范即四声八病,然后在隋唐时期律诗的平仄逐渐定型。

关于词的格律,一般认为大致在中晚唐时期民间逐渐出现与诗有区别的曲子词,并且可以入乐歌唱,后来大量文人也开始写曲子词,逐渐发展成词。到宋朝辉煌一时。因为填词的时候原本是按照固定的曲调填入文字,所以对相应的词牌填入的文字要符合曲调和演唱的要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平仄格式。

诗与词有什么区别?

一、题材内容的差异

1、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

2、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二、语言特色的差异

1、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2、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三、起源不同

1、诗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

2、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唐宋文学的一个光辉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

写古体诗为什么必须遵循平仄之说

这话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律诗和词必须遵循平仄,大约律诗在初唐形成并成为最高峰,而词则为宋代形成高峰。而在此之前的诗,则对平仄并不讲究。

至于为什么讲平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讲平仄的诗,念起来有韵律感,显然要比不讲平仄的要好听得多,当然难度也大。二是有些诗,还有词,有固定的曲调演唱的,如果平仄不对,就无法唱出来。相当于为固定的曲子填写歌词,因此平仄是必须要讲究的。

而当代,歌唱早已曲调日新月异,诗词也就式微了,当然平仄也没有古代那么重视了。

词和诗有什么区别

【一】从时间上: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诗就可以从《诗经》追溯起。

【二】从题目方面:

诗是自由取题目的,词必须有词牌名

【三】从和音乐的关系方面:

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

【四】从形式方面: 1、句式不同:

诗有律诗和绝句,有七言和五言之分,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 如柳宗元的《渔翁》为七言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王维的《送别》为五言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并且词有词牌,词在每种词牌名下有固定格式,每句几个字都有要求。

如《南歌子》的一种词牌格式为:(例词:温庭筠)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如梦令》的词牌格式(例词:李清照)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2、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同:

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

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

3、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

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这两点可以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从题材内容方面:“诗言志”(多写家国之事、人生沉浮);“词言情”(多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如谭嗣同《狱中题壁》一诗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五】从语言特色方面:

从语言来区分诗的语言偏于自然清新,词的语言偏于精工华美。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纤柔香艳。

【六】从风格和意境方面:

诗庄词媚。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庄重;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妩媚。“诗显词隐”诗的情感表达偏于显豁明朗;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含蓄蕴藉。“诗刚词柔”: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刚劲明快,词的情感表达偏于柔婉细腻。“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的境界开阔,词的境界狭深。 例如:

唐诗:(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在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

什么是汉语古典诗词格律

【1】汉语古典诗词格律简单来说就是平和仄之间的转化。仄:古汉语中“上声”、“去声”、“入声”的总称。平:汉语四声之一:~声。~仄。调配平仄声调以加强诗歌的音乐美,是古典格律的精髓。研究平仄格律的著作不谓不多,但还有很多问题还必须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2】汉语古典诗词格律的构律要素

第一、平仄

第二、用韵

第三、对仗

第四、字数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