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什么意思(你了解治愈系文化)

你听说过“治愈系”这个词儿吗?如果在网上搜这个关键词,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被贴上了“治愈系”的标签,比如星空和大海静谧得让人感觉很治愈,喵星人睡觉或是肉肉的小爪子萌得让人治愈,一些少年少女的笑容暖得让人治愈,那么,这个看得见摸得着,但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治愈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日本国民级治愈电影《夏目友人帐》圈粉无数

如果你没有看过《夏目友人帐》,那么也或多或少听到身边的朋友讨论过这部电影,而且在提到他时,人们多半会用“超级治愈”这四个字来形容它。3月7日,这部被称为“日本国民级治愈系作品”的电影正式上映,在上映首日,它就拿下了1951.9万元票房的好成绩,稳居当日上映影片票房首位。

在中国,《夏目友人帐》的宣传关键词是“共赴10年之约”,事实上,这部电影早在2008年就在日本上映,2018年恰好是它播出的第十年。而从这次的票房来看,对于这部贴着“治愈系”标签的作品,中国观众十分乐意买账。

“治愈系”,这个从日本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文化概念,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囊括电影、动漫、音乐、文学等各方面的成熟的文化体系,被大量输出海外。

治愈系:由孤独而始的暖和萌

“治愈系”这个词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的日本。在当时,日本社会竞争加剧,经济发展陷入低估。但城市生活的节奏却反而加速,人际关系在激烈的利益竞争中逐渐疏远,人们很难在团体和家族中找到依赖和归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用舒适、宁静、避免攻击的方法来疗愈人心的“治愈系”文化产生了。

1999年,音乐家坂本龙一发表的《wura BT-TB》作为治愈系音乐的代表,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治愈热”开始大行其道,而坂本龙一也因此得到了“治愈音乐之父”的美誉。

在文学领域,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吉本芭娜娜的《厨房》也成为了“治愈系”在文学领域的代表作品。渐渐地,“治愈系”变成了积蓄了很多压力或是有抑郁症倾向的人减轻压力而惯用的方式,它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治愈系少女、治愈系动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