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坷多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以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可谓一语中的。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述苏轼的真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询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性格的不同。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佑二年(1057 )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南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以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富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一生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滴,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檐州。真是沉痛之极。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王安石变法,苏轼觉得新法过于激进,为害百姓,反对变法,因此遭到新党排斤,通判杭州。他离京时,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 石林诗话》 卷中)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到湖州的九年间的劝告。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山村五绝》 《 吴中田妇叹》 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对虽和他政见不同、但学问道德高人一品的王安石、司马光都是十分敬仰的。但对于那些假道学,苏轼则毫不留情地揭出他们的真面目。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他的性格以及思想。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玻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

1、出仕与退隐

苏轼早在26 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孺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

,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排徊。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2、理想与现实

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 “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伐,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难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3、宇宙与人生

这是一个沉重的带有根本性的课题。苏轼在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想中触及了对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的深刻矛盾。有见于此,他对于日居月诸时不我待异常敏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对于人生短促的慨叹,与其惜花伤春之词同样表现出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但苏轼并非一味浩叹,他在《赤壁赋》中就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达观的诠释:“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在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就与这种达观的态度相表里。

我以为东坡词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那些富有积极思想意义的部分。

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的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 年8 月24 日),一代文豪苏东坡逝世于常州,距今已经900多年了。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都时刻怀念着这位文坛巨子,罕见的全才、奇才。他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非凡才华,至今为人们所称羡;他颠沛流离的宦海生涯、浪迹天涯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们所慨叹;他开朗豁达的胸襟、刚正不阿的气节,至今为人们所景慕;乃至他的传闻、轶事、佳话也是妇孺皆知。清人周启隽说得好:“先生蜀人也,生于蜀而不拘乎蜀,先生盖天下士矣。”苏轼的故乡虽在四川眉山,然而苏轼也是常州人的骄傲。900 年前,苏轼在常州与世长辞。从此,他的一腔浩然正气在江南大地上回荡。常州作为苏轼魂系江南的终老之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常州的各个角落,这正是“莹域所藏,寝庙所寄,虽非其乡而谓之乡人可也”。

总之,苏轼无论为人还是为文,都是一任他的真率性格自然流露。后人高度赞扬了苏轼的“真”。方东树《 昭昧詹言》 云:“东坡… ,自以真骨面目与天下相见,随意吐属,自然高妙。” 王水照先生说:“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在苏轼的心目中,已不是一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而是一种对人类本体的根本追求。”当可作为对苏轼真率性格最好的评语了。

苏轼诗歌的分类及特点

苏轼

1.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但他的词在当时引发了两种绝然不同的争论:一方面,有人充分肯定其对词的开拓和革新之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他”以诗为词”,要非本色.

2.苏轼词在内容方面的突破.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3.苏轼词在风格上的突破.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谢谢您!

苏轼诗词的分类

苏轼的著作,按照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经部有《东坡易传》 《东坡书传》;子部有《东坡志林》 《仇池笔记》 《东坡手译》 《苏沈良方》;集部既有含诗 文或含诗 词 文的东坡合集,亦有分别刊行的《苏轼诗集》 《苏轼文集》 《东坡乐府》。

苏轼词风的分类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苏轼的诗,要分类的!!急用!!!!!!

一共七大页,在这里我就不作搬运工的,在参考资料里!!!!!!!!!!!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守岁诗 苏轼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饮 苏轼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赠刘景文 苏轼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卜算子 苏轼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

采桑子 苏轼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轼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

定风波 苏轼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定风波 苏轼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

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

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洞仙歌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

洞仙歌 苏轼

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

尽日无人,

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

绿叶成阴,

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

贺新郎 苏轼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

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

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

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

两簌簌。

参考资料:http://www.ishici.com/search.asp?TT=苏轼&RR=3&page=2

推荐苏轼最有名的诗词10首

1、《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蝶恋花》   

自古涟漪佳绝地。   

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   

倦客尘埃何处洗。   

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   

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   

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4、《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5、《临江仙》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6、《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7、《蝶恋花》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8、《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9、《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0、《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   

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拓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苏轼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