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梳理

1.秦灭六国

(1)原因: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影响: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秦实现大一统后,原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措施:在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3)影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①文字: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③度量衡: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④道路: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⑤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4.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二、重难讲解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影响

方面

措施

影响

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制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军事

筑长城、开灵渠

加强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秦灭六国大统一,始皇咸阳来登基。至高无上大权集,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历代王朝此模式。全国统一度量衡,还有货币和文字。抵御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开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国属秦朝。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知识梳理

1.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的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3)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更加残暴。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2.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2)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

3.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这场历时4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二、重难讲解

刘邦、项羽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的比较

项目

刘邦、项羽领导反秦战争

楚汉之争

身份

农民起义领袖

汉王和西楚霸王

目的

推翻秦朝统治

争夺对全国的统治权

结果

推翻秦朝

刘邦打败项羽

性质

农民战争

争夺皇位的战争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始皇统治太残暴,二世统治更糟糕。陈吴起义大泽乡,革命首创旗帜飘。巨鹿项羽恶战忙,刘邦抢先入咸阳。刚愎自用势虽强,最终项羽输刘邦。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知识梳理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

(1)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评价: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在历史被称为“文景之治”。

二、重难讲解

秦朝和西汉初期统治比较

方面

秦朝

西汉初期

赋税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文景时期,把田赋降为三十税一

徭役

兵役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汉高祖让士兵还乡务农;文景时期,减轻徭役和兵役

刑罚

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帝王

生活

修建豪华的宫殿和陵墓,肆意挥霍,穷奢极欲

生活简朴,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

秦朝的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西汉初期国贫穷,休养生息来实行。减轻赋税和劳役,士兵回乡再务农。以农为本重农桑,以德化民废肉刑。勤俭治国反奢侈,“文景之治”府库盈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知识梳理

1.“推恩令”的实施

(1)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盐铁专卖: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评价: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二、重难讲解

秦始皇和汉武帝治国措施的比较

比较

秦始皇

汉武帝

中央

集权

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采纳“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铸造五铢钱;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思想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实行“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水利

工程

兴修灵渠

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

总体

评价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