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国内的知名度应该不用多说,自1911年它的前身“清华学堂”初建以来,这座学府几度改换名字,但它始终是被学子们追捧的一流学府。100多年的校史里,它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些才子也在不同的岗位上大放异彩。

清华的招生门槛当然是很高的,这一点从上个世纪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今年高考过后,网上有一组招生现场的对比照片流出来,很多大学的招生咨询处都挤着学生和家长,而清华北大的招生咨询处却冷冷清清。对此,网友们戏称:考得上的不用问,考不上的不敢问。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上个世纪清华招生的一个故事。1932年,清华大学按惯例要开始新生入学考试了,当时负责出国文试题的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老师,他是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的陈寅恪,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

陈寅恪受国文系主任刘文典的邀请,来拟定这次入学考试的考题。他定下的两个考题乍一看非常简单,其实都是经过仔细斟酌的。第一个考题,是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记》;第二个考题,就是出上联“孙行者”,让学生们对出下联。

当时很多学生看到这个对联考题,心中都暗自窃喜,觉得这真是太容易了。但他们拿着考卷思考一会后,就笑不出来了,毕竟陈寅恪先生名气和实力都摆在那,怎么会故意放水让大家这么轻松通过呢?这里面一定是有深意的。

果然,经过思考之后,有一半的学生因为对不出满意的下联,直接交了白卷;另外一部分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答了唐三藏、猪八戒、甚至还有答白骨精的,显然,它们都不符合陈寅恪的出题要求,这是对对联,不是考《西游记》,所以这些答案全部按不及格处理。

一半的学生没对好,却也有一人拿了满分。这个学生交上来的下联是“胡适之”,陈寅恪阅卷后,大加赞赏。原来,这个对联首先是考学生能不能分清虚字和实字,运用虚实变化;其次是考学生能不能分清平仄声。总的来说,既考你的读书量,又考临场反应思维。

对对联要平仄协调,这一点我们应该大都知道。陈寅恪解释说,“胡”字可以理解为“猢狲”的猢,与“孙”字相对,“者”与“之”都是古典文化中的经典虚词,正所谓“之乎者也”;而且,“行者”和“适之”,音韵也相对。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学生通过了考试却没能拿满分。他们的答案分别是“祖冲之”和“王引之”,比起“胡适之”差了那么一些。这位拿满分的学生后来也成了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就是周祖谟。